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黄山市地质科普馆与黄山地质公园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友好馆”科普矩阵。双方将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开展系列科普实践活动,以黄山独特地质文化为载体,开启地球科学教育新篇章。
科普教育深耕校园
黄山市地质科普馆将依托馆藏纪录片、花岗岩标本等特色资源,推出《地质灾害知识科普》《黄山的地质演化历程》等4堂精品课程,计划覆盖全市中小学3000人次。课程设置金属矿探测灯操作、互动答题等环节,延续“黄山自然讲堂”品牌“理论+体验”的创新模式,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探索黄山地质演化史。
地质实践传承精神
两馆将联合黄山区汤口中心小学开展“跟着李四光的脚步,寻觅第四纪冰川”地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重走科学发现之路。此外,还将联合休宁县科协和齐云山中心小学开展探秘齐云山丹霞地貌科普实践活动,从栖真岩徒步至小壶天,沿途讲解地质遗迹和恐龙足迹化石。这些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自然课堂中感知地球脉动,传承科学探索精神,筑牢科学素养根基。
此次合作深度融合黄山世界“双遗产”资源优势,构建起“场馆联动+校馆协同”的立体科普网络。黄山市地质科普馆馆长王席表示:“此次合作是开展‘地球日’活动、推动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两馆将定期举办地质研学、公益讲座及联合巡展,持续挖掘黄山地质资源价值,为大黄山建设注入‘科普动能’”。 (党政办 余英洁)